-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PV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通常经历以下两个进展阶段:①增殖期或红细胞增多期常有红细胞增多;②红细胞增多后期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髓外造血、肝脾肿大、脾亢和骨髓纤维化。出血和血栓是PV的两个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进展为急性白血病。属于血液系统疾病。你好主... [详细]
-
目前对于真红尚无根治手段,大多采用综合治疗,首先是对症治疗,对于红细胞增多采用静脉放血或红细胞单采术,还有就是化学药物治疗,如羟基尿,环磷酰胺等,最新的疗法有干扰素治疗.这个病进展缓慢,经治疗能长期生存
-
你好,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血压、肝脾肿大,严重患者可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出血、梗塞等。患者多为中年或老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缓慢,可在病变若干年后才出现症状。。早期可出现头... [详细]
-
静脉放血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血容量降至正常,症状减轻,减少出血及血栓形成机会。每隔2~3d放血200~400ml,直至红细胞数在6.0×1012/L以下,红细胞压积在50%以下。放血一次可维持疗效1个月以上。本法简便,可先采用。较年轻患者,如无血栓并发症,可单独放血治疗。但放血后有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反跳性增高的可能,反复... [详细]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血压、肝脾肿大,严重患者可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出血、梗塞等。
-
您好,目前你的情况,建议结合当地中医,进行中药调理看看
-
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干细胞疾病,以全血容量增多,血粘度增高及脾肿大为主要表现临床症状:头昏,头疼,耳鸣,乏力,健忘,皮肤瘙痒及肢体麻木,可有复视,视力模糊,多汗,足痛及体重减轻.如有血栓形成可出现相应症状治疗目的是尽快使血容量及红细胞容量接近正常,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从而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同时看病情的变化,完... [详细]
-
过去认为本病是由于骨髓缺氧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其根据是本病患者的骨髓中毛细血管增厚、小血管的内膜下与外膜有纤维化,但直接测量骨髓的氧饱和度正常,血清与尿中的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减少或正常,故不支持此假设。近来认为本病系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紊乱所致,新近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种假设。
-
红细胞增多症以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总容量显著地超过正常水平为特点。儿童时期血红蛋白超过180g/L(16g/dl),红细胞压积大于55%和每公斤体重红细胞容量绝对值超过35ml,排除因急性脱水或烧伤等所致的血液浓缩而发生的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即可诊断。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是较为严重的,可导致血栓形成及梗死,可导致消化性溃疡,出血倾向,痛风,肾损害,脾梗死等。可以静脉放血治疗或者应用羟基脲类药物,干扰素等治疗。预后不佳,10到15年的生存期。
-
抑制骨髓红系细胞异常增生降低血容量减少血黏度消除红细胞增多所致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减少血栓栓塞及出血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是治疗PV的目标1.静脉放血每周静脉放血2~3次每次400ml直至HCT正常此种治疗手段常可迅速缓解症状及降低红细胞容量但不能使升高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也不能缓解顽固的皮肤瘙痒及痛风发作有心... [详细]
-
治疗方法优点缺点静脉放血操作简单;风险低不能控制血小板增多和白细胞增多羟基脲可控制白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增多导致白血病发生风险率低需维持治疗马利兰给药简单;缓解期长超量可致长期骨髓抑制;有致白血病发生的可能;有肺和皮肤远期毒性32P可使血小板增多和白细胞增多获长期控制昂贵给药相对来说不方便;中度致白血病发生风险瘤可宁服用... [详细]
-
合理饮食,以植物性营养为主,定时,定量,健康人才只吃7分饱。多用绿茶、灵芝、螺旋藻、番茄、红薯、绞股篮、蜂蜜、蜂王浆、花粉、海带、山楂等。
-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共
524
个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