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跳疽症状体征1、初起恶寒发热,髋关节处筋骨隐痛,皮色不变,继则疼痛加剧,不能屈动,臀部外突,在脚略向外翻。2、中期皮肤热,皮色微红,疼痛,漫肿上延腰胯,下及大腿,壮热持续,按之有波动感者,为内脓已成。化脓期在得病后1~3个月之间。3、溃后出脓黄稠,若损骨则收口不易,愈后多成残废。
-
初期来势较急,初起即恶寒壮热,髋部隐痛,皮色不变,活动受限,尤其是旋转活动受限。继则疼痛加剧,不能屈伸,臀部外突,大腿略有外展、外旋,有纵轴叩击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
发病初期较为急性,即寒热剧烈,髓关节肌肉和骨骼钝痛,肤色不变,活动受限;然后疼痛加剧,无法弯曲和伸展,臀部突出,大腿微微外翻。化脓期:皮肤发热,皮肤发红,剧烈疼痛,腰臀关节屈曲肿胀,下半身和大腿,热持续性强,根据其中有一种起伏感,已成为化脓,化脓后1~3个月发病。溃疡后期:脓液开始厚,结束薄,但因骨损伤不易愈合。它可... [详细]
-
环跳疽的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局部疼痛、皮肤红斑、肌肉功能障碍等。由于该疾病可能涉及严重的感染,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1.发热环跳疽是由气血凝滞引起的肢体经脉阻塞不通,导致邪毒结聚于患处。此时正气抗邪外出,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此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区域,即臀部附近。2.寒战寒战是机体为增加产热而出现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详细]
-
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故又称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环曲跳跃时。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同时经此穴治疗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会有利于治疗。
-
穴位收到刺激,本来就会有刺痛的,没关系这不是病。但要是平常不去碰也会痛,那就是神经性疼痛了。
-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
若治之失时,则有坏骨的可能,可出现患肢僵损、脱臼,每致残废。治疗以清热解毒,和营化湿为主。
-
疽毒是指发于髋部环跳穴者称为环跳疽,又名贴骨疽,缩脚疽。正当于现代医学的急生化脓性髋关节炎。中医文献中把生于膝部的叫疵疽,生于足踝部的叫足踝疽,生于肩部的叫肩中疽,生于肘部的叫肘疽,生于腕部的叫兑疽。
-
单方验方:血藤粉(唐泽银《广西中医药》1989.1)处方:血藤根、叶粉各20克,蜂蜡100克。将蜂蜡装入缸内,置火上熔化,掺入血藤粉,搅匀,离火,趁热未凝固时捏作厚1厘米与疮面大小形状相当的饼块,覆盖疮面上,每日1次。
-
初起恶寒发热,髋关节处筋骨隐痛,皮色不变,继则疼痛加剧,不能屈动,臀部外突,在脚略向外翻。
-
单方验方:血藤粉(唐泽银《广西中医药》1989.1)处方:血藤根、叶粉各20克,蜂蜡100克。将蜂蜡装入缸内,置火上熔化,掺入血藤粉,搅匀,离火,趁热未凝固时捏作厚1厘米与疮面大小形状相当的饼块,覆盖疮面上,每日1次。
-
主方:五神汤(邹岳《外科真诠》)加味处方:茯苓15克,金银花15克,牛膝12克,车前子9克(包煎),紫花地丁9克,苍术9克,黄柏9克,薏苡仁15克,赤芍9克,防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
环跳疽的治疗措施包括中医外治法、抗生素治疗、中药内服。1.中医外治法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拔罐等。例如,在患处使用火针刺入皮肤,或者采用温热疗法如艾灸来刺激穴位。这些方法通过调整气血流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其主要作用是缓解症状,辅助内部调理。适用于环跳疽初期或轻度疼痛的情况,可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 [详细]
-
疽毒发于髋部环跳穴者称为环跳疽,又名贴骨疽,缩脚疽。正当于现代医学的急生化脓性髋关节炎。
环跳疽
共
18
个关于环跳疽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