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消化> 什么病会引起消化道大出血

医生回答(1)

孔立清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消化道大出血可能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应激性溃疡或胆管炎引起。
1.胃溃疡
胃溃疡是由胃黏膜防御因素减弱或攻击因素增强导致的,当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袭超过其防御能力时,会导致局部缺损形成。可引起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急性穿孔、大量出血等并发症。
2.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胃液分泌过多或黏膜对胃液的抵抗力下降,使十二指肠黏膜受到腐蚀而发生的炎症和溃疡。该疾病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等症状,长期不愈合的溃疡可能会引发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大出血的症状。
3.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患者的门脉高压会使得食管下段的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增高,从而导致食管静脉曲张。当食用粗糙的食物或剧烈咳嗽时,这些脆弱的静脉可能被撕裂,引起出血。表现为突发性的呕血和黑便,伴有心悸、冷汗、四肢冰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4.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是在严重创伤、感染、烧伤等应激状态下,胃肠道黏膜发生急性损伤所致。主要是由于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呕血、黑便等,严重时可引起急性糜烂性出血,导致消化道大出血。
5.胆管炎
胆管炎由胆汁滞留、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炎症因子刺激胆管壁,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情况。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黄疸等,重症病例还可能发生胆管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等并发症。
若怀疑存在消化道大出血或其他相关疾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消化道不适的发生。

2024-01-23 05: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