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结晶> 肾结晶是怎么回事,要紧吗

精选回答(1)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哮喘、肺气肿 、消化性溃疡、尿路感染、肾衰竭、肝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

提问

肾结晶可能与尿液浓缩、尿酸排泄障碍、代谢紊乱、长期卧床、饮水量不足等病因有关,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尿液浓缩
当患者存在高钙血症、脱水等情况下,会导致肾脏过度重吸收水分,从而引起尿液浓度增高,导致钙盐沉淀形成肾结晶。针对尿液浓缩引起的肾结晶,可通过补液疗法进行缓解,如口服补液盐溶液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2.尿酸排泄障碍
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合成增多或者排泄减少,使得尿酸水平升高,超过其溶解度时会在尿中析出形成结晶沉积于组织内。对于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肾结晶,可遵医嘱使用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进行处理,例如苯溴马隆片、丙磺舒胶囊等。
3.代谢紊乱
代谢紊乱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和pH值改变,进而影响晶体稳定性,使某些晶体易于在尿液中析出并形成结晶。纠正代谢紊乱是防治此类肾结晶的关键。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善,比如限制钠盐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含量。
4.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身体活动减少,血液循环减慢,易发生尿潴留,增加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从而促进肾结晶形成。对于长期卧床引起的肾结晶,应鼓励患者适当进行床上运动,如踝关节伸屈活动,以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5.饮水量不足
饮水量不足会导致尿液稀释,尿液中的溶质浓度相对较高,容易形成过饱和状态,促使肾结晶形成。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肾结晶的风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尿液分析,以评估病情进展。同时,均衡饮食,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甜菜,对减少肾结晶风险有益。

2024-04-11 12:47

举报

医生回答(1)

黎永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肾结晶可能与尿液浓缩、尿酸排泄障碍、代谢紊乱、长期卧床、饮水量不足等病因有关,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1.尿液浓缩
当患者存在高钙血症、脱水等情况下,会导致肾脏过度重吸收水分,从而引起尿液浓度增高,导致钙盐沉淀形成肾结晶。针对尿液浓缩引起的肾结晶,可通过补液疗法进行缓解,如口服补液盐溶液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2.尿酸排泄障碍
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合成增多或者排泄减少,使得尿酸水平升高,超过其溶解度时会在尿中析出形成结晶沉积于组织内。对于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肾结晶,可遵医嘱使用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进行处理,例如苯溴马隆片、丙磺舒片等。
3.代谢紊乱
代谢紊乱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和pH值改变,进而影响晶体稳定性,使某些晶体易于过饱和而发生沉积。纠正代谢紊乱通常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来实现,严重者可能需遵照医生意见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比如氯化钾缓释片、碳酸氢钠片等。
4.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身体活动减少,尿液流通不畅,易形成微小结石核心,促进肾结晶形成。对于长期卧床引起的肾结晶,建议增加日常活动量,如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结石排出。
5.饮水量不足
饮水量不足会使尿液稀释度降低,不利于溶质的溶解和排出,容易造成尿液浓缩并形成结晶。补充足够的水分是预防肾结晶的关键措施之一。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以保持尿液清澈透明。
此外,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以及尿液分析。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促进尿液流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2024-02-15 19: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