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小儿泄泻> 小儿泄泻中医如何治疗

小儿泄泻中医如何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泄泻中医如何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泄泻中医如何治疗

2021-12-28 15:39

小儿泄泻 脾胃虚弱 针灸 健脾颗粒 参苓白术散 健脾丸 附子理中丸 小儿健脾丸 大便 腹部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曹晓菊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于中医治疗妇科病,更年期疾病,脾胃消化病,老年病,及气血不足,脾虚,肾虚,肝郁,湿重等亚健康状态中医养生指导。

提问

泄泻中医可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方法来治疗。泄泻是一种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的病症,多由寒凉、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原因所致。

1、药物

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白苓健脾颗粒、参苓白术散、健脾丸等药物来治疗,这些药物具有健脾益胃、调理气机的作用,对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于寒湿侵袭引起的泄泻,可遵医嘱服用附子理中丸、小儿健脾丸等药物来治疗,这些药物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泻的功效,对寒湿引起的泄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针灸

针灸治疗泄泻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选择穴位,常用的穴位包括天枢穴、中脘穴、气海穴等。天枢穴位于脐水平左右各2寸,中脘穴位于肚脐与胸廓联合部位,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脐下1.6寸处。针灸上述穴位,可以起到调和脏腑气血阴阳、祛邪止泻的作用,对泄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推拿

推拿治疗泄泻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选择穴位,常用的穴位包括天枢穴、足三里穴、脾俞穴等。天枢穴位于脐水平左右各2寸,中脘穴位于肚脐与胸廓联合部位,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调和脏腑气血阴阳、祛邪止泻的作用,对泄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除上述外,还可通过艾灸、拔罐等方法来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私自进行,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022-01-24 19: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