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内热> 内寒外热和内热外寒的症状

内寒外热和内热外寒的症状

发病时间:不清楚

内寒外热和内热外寒的症状

补充说明:内寒外热和内热外寒的症状

a******W 2022-03-03 15:14

便秘 畏寒 舌苔 外寒内热 内热 口渴 发热 手脚冰凉 口干 无力 排便困难 附子 细辛 大便 口腔 膀胱 排泄 口干舌燥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赵立垠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内寒外热的症状表现为口渴、发热、舌红少苔,而内热外寒则会出现便秘、尿黄等症状,若症状持续不改善,建议及时就医。
1.口渴
内热外寒时,体内阳气郁闭,不能正常发挥温煦作用,津液无法输布,从而出现口干舌燥、口渴的症状。此症状通常出现在内热外寒证中,表现为口腔干燥,饮水量增加。
2.发热
内寒外热时,由于体内阴盛而阳衰,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郁滞于表,此时卫阳被遏,阴阳失调,故而出现发热的情况。这种症状常伴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特征,体温可能波动较大。
3.舌红少苔
内寒外热状态下,体内阴寒凝结,阳气受到抑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温煦的作用,所以会出现舌质偏红的现象。同时,由于体内水湿运化失常,津液消耗过多,因此会表现出舌苔减少的情况。此症状主要反映体内阴阳失衡,常见于内寒外热证候,可伴随口干咽燥等症状。
4.便秘
内寒外热时,体内阳气不足,无力推动大便排出,进而引发便秘的发生。此类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等情况。
5.尿黄
内寒外热时,体内湿邪过重,影响了正常的膀胱功能,使膀胱失去了贮藏和排泄尿液的功能,导致尿液颜色变黄。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可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舌诊等以评估体内的寒热情况。对于内寒外热者,可遵医嘱使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对外寒内热者,则需按医嘱服用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改善症状。

2024-02-01 17: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