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伏脉> 中医伏脉是什么原因

中医伏脉是什么原因

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伏脉是什么原因

补充说明:中医伏脉是什么原因

a******W 2022-03-03 15:16

风寒 伏脉 情志内伤 无力 针灸 合欢皮 夜交藤 党参 白术 天王补心丹 人参 十全大补丸 败毒散 脉搏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李岗锋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医伏脉可能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外感病邪等原因导致的,其病因复杂多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调理,如针灸、药物治疗等。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1.情志内伤
情志内伤会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脉搏异常。可选用合欢皮、夜交藤等中药进行调理。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从而引起脉象虚弱无力。可以考虑使用健脾和胃类药物如党参、白术等改善症状。
3.劳逸失度
劳逸失度会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逆乱于经络之中,使气血不能正常地循经运行而形成伏脉。针对此病因所致的伏脉,可遵医嘱服用天王补心丹、人参养荣汤等中成药缓解不适。
4.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会导致正气亏虚,气血阴阳失调,出现脉沉细弱无力的现象。可选择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方剂,如八珍汤、十全大补丸等。
5.外感病邪
外感病邪侵入人体后,机体为驱除外邪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包括风寒湿邪引起的表证,此时可能出现伏脉。对于由外感病邪引起的伏脉,可采取解表散寒的治疗方法,如荆防败毒散加减。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必要时还可配合医生通过针灸等方式来辅助调理。

2024-03-16 03: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