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湿性坏疽> 湿性坏疽的原因

精选回答(1)

邸志勇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医院 三甲

擅长: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的诊疗经验,擅长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等常见病的诊断治疗。

提问

湿性坏疽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疹等原因引起的。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动脉血管内膜脂质聚积形成的粥样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病理改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在动脉血管内中流动的粥样硬化斑块会损伤血管的内膜,造成管壁的溃疡以及血栓的形成,会影响到远端的组织,比如大脑、心脏、肾脏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由于慢性炎症、感染、遗传等原因导致的,多发生在四肢,由于血管内膜出现损伤,导致血液中的炎症介质以及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内膜上沉积,从而形成血栓,血栓将继续流动,从而阻塞血管,导致组织缺血、坏死的病症。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湿疹

湿疹可能是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精神紧张、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的,多发生在手部、足部、面部等部位,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湿性坏疽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复方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糖尿病足、雷诺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2-05-24 09: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