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大便> 大便长时间不成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医生回答(1)

丁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大便长时间不成形可能是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结肠癌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大便的形状和排便习惯。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
1.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如细菌、病毒、食物过敏等。这些病原体持续刺激肠黏膜,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渗出,进而影响到大便的形成。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例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肠道紊乱疾病,其发病可能与内脏感知异常、神经系统异常有关。当胃肠动力出现障碍时,会导致大便性状改变,表现为腹泻或便秘。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通常包括心理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常用的心理行为疗法有认知行为疗法、松弛疗法;药物治疗则需遵照医生处方,服用抗抑郁药、解痉剂等,如舍曲林、阿托品等。
3.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存在消化系统不适的症状,但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胃肠道动力障碍或对食物不耐受,可能导致部分人出现大便不成形的情况。改善饮食习惯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建议减少摄入辛辣、油腻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助于缓解症状。
4.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指正常情况下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平衡被打破,可能会诱发腹泻、腹胀等症状。若致病菌过度繁殖,产生过多气体和毒素,则会引起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补充有益菌群是常用的调整方法,可通过口服益生菌制剂来实现,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5.结肠癌
结肠癌是结肠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在遗传、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癌症细胞增殖速度快于正常细胞,导致结肠壁变厚,影响大便通过,从而出现大便不成形的现象。手术切除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手段,对于早期结肠癌患者而言,根治性手术切除后通常预后较好。
日常生活中,应关注自身的大便颜色和形态变化,如有长期不明原因的大便不成形,建议及时就医并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粪便常规加隐血试验以及结肠镜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

2024-03-06 11: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