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大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是什么意思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是什么意思

发病时间:不清楚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是什么意思

补充说明: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是什么意思

a******W 2022-03-23 19:21

大肠癌 恶性肿瘤 结直肠癌 腹泻与便秘交替 息肉 疼痛 脓血便 手术 化疗 靶向治疗 氟尿嘧啶 叶酸 西妥昔单抗 粪便 结肠镜检查 CEA 直肠 腹部 神经 结肠 观察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性的结直肠恶性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是由特定基因突变导致的结直肠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涉及的致病基因包括APC、DNA修复基因等,这些基因突变后会干扰正常的细胞生长调控,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该疾病的典型症状是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带血以及腹部疼痛。由于癌组织侵犯周围器官或神经丛,可能导致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黏液或脓血便等症状。
针对此病症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结肠镜检查、血液CEA检测和家族史调查。结肠镜检査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内部情况,而血液CEA检测则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癌变。治疗策略需个体化制定,可能包括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化疗或靶向治疗。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如结肠次全切除术;化疗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等;靶向治疗常用的药物为西妥昔单抗。
患者应定期接受结肠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饮食平衡,避免过多摄入红肉和加工食品,以减少结直肠癌风险。

2024-01-25 14: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