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是什么?

医生回答(1)

冯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视丘释放的一种激素,具有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作用。
抗利尿激素能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液产生。当其水平异常时,可能导致水代谢紊乱。高水平的抗利尿激素可能引起水肿、尿量减少等;低水平则可能导致多尿、口渴等症状。长期存在该激素分泌异常还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
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测量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以评估其是否正常。此外还可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以查看是否存在下视丘肿瘤等问题。针对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片、氢片等利尿剂缓解水肿。对于垂体瘤导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则需要手术切除肿瘤。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抗利尿激素水平,但应避免过量饮水以防水中毒。

2024-02-24 22: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