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怎样治疗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怎样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怎样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怎样治疗

a******W 2022-03-28 17:45

排尿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困难 排尿障碍 针灸 肾上腺素 膀胱 肠道 尿道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常光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可采取行为疗法、盆底肌训练、中药调理、抗胆碱能药物、植物神经调节剂、膀胱扩张术、膀胱造瘘术、肠道膀胱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行为疗法
通过专业人员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改善排尿功能。此方法旨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减少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排尿困难等问题。
2.盆底肌训练
采用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非手术方式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及控制力。研究显示强化盆底肌有助于提高尿道括约肌稳定性从而缓解神经源性膀胱所致排尿障碍。
3.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依据个体差异开具处方,包括草药和针灸等传统治疗方法。某些草药被认为具有利水消肿作用,可辅助管理上述状况。针灸则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
4.抗胆碱能药物
这类药物如阿托品可用于减轻过度活跃的膀胱收缩。它们能够降低膀胱壁平滑肌活动频率与强度,从而改善排空能力。但需密切监测潜在副作用。
5.植物神经调节剂
主要有米拉贝隆、坦索罗辛等,可选择性地阻断α3肾上腺素受体,增加膀胱容量并改善储尿期的功能。适用于存在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其机制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发挥作用。
在儿童阶段,家长应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避免长时间憋尿,以免加重膀胱负担。同时,定期复查是非常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01-14 23: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