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婴幼儿腹泻> 引起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医生回答(1)

程茂璐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常见病因是感染性腹泻,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其次是非感染性腹泻,如先天性乳糖酶缺乏、食物过敏、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等。鉴于婴幼儿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肠道引起的炎症和损伤,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腹泻的症状。针对感染性腹泻,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破坏病原体细胞壁或抑制其生长繁殖来达到治疗目的。
2.非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气候变化、饮食不当、精神紧张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腹泻。对于非感染性腹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症状。
3.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小肠黏膜刷状缘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摄入的乳糖,使乳糖进入大肠被肠道菌群发酵产气,刺激肠蠕动增加而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乳糖酶制剂,如乳酶生片、复方胃蛋白酶散等补充外源性乳糖酶以帮助消化乳糖。
4.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由于机体对某些食物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导致肠道通透性增高,使得原本不应进入体内的蛋白质进入血液循环,引发一系列过敏症状,其中包括腹泻。治疗食物过敏通常需要避免接触致敏食物,严重时需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如盐酸苯海拉明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缓解症状。
5.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导致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过度繁殖所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病主要是针对性地选用能够覆盖敏感菌株的窄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
建议关注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的发生。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进一步的诊断,如血常规、便常规及培养、电解质分析等,以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2024-03-26 01: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肠道疾病和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非感染性腹泻、肿瘤治疗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和放化疗性肠炎;亦可促进创伤或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醋酸甲萘氢醌片

维生素类药。主要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 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可杀灭或抑制正常肠道内的细菌群落,致使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 生素减少;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在体内干扰其代谢,使环氧叶绿醌不能被还原成维生素K,使体内的维生素K不能发挥其作用,造 成与维生素K缺乏相类似的后果。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MDD)的治疗:重症抑郁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