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外寒内热> 外寒内热怎么调理艾灸哪里

外寒内热怎么调理艾灸哪里

发病时间:不清楚

外寒内热怎么调理艾灸哪里

补充说明:外寒内热怎么调理艾灸哪里

a******W 2022-03-31 18:23

外寒内热 风寒 体内湿热 消化不良 腹泻 痰多 发热 脾胃虚弱 食欲不振 腹胀 脾虚 食欲减退 乏力 咳嗽 烫伤 内热 生姜 连花清瘟颗粒 皮肤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姚龙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外寒内热可以考虑解表散热、清热祛湿、和胃消食、健脾理气、化痰止咳等方法来调理,建议艾灸大椎、肺俞、中脘、足三里、膻中等穴位。
1.解表散热
解表散热是指通过艾灸特定穴位来达到疏散风邪、调和营卫的作用。常用穴位有大椎、风门等。此法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等症状。使用时需注意不宜过度灸烤以防伤阴。
2.清热祛湿
清热祛湿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旨在清除体内湿热之邪。可选择足三里穴、丰隆穴等穴位进行艾灸。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情况具有改善效果。施灸时应控制好时间及强度以避免皮肤灼伤。
3.和胃消食
和胃消食是利用艾灸刺激中脘穴、下脘穴等穴位来调节胃肠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对于腹胀、腹泻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进行艾灸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健脾理气
健脾理气是通过艾灸脾俞穴、胃俞穴等穴位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调整气血运行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脾虚引起的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艾灸时要注意避免穴位受到硬物压迫。
5.化痰止咳
化痰止咳是采用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方法来缓解咳嗽、痰多的情况。可选取天突穴、定喘穴等穴位进行艾灸。对于因寒邪侵袭而引起的咳嗽有效。艾灸时要确保穴位位置准确且避免烫伤皮肤。
针对外寒内热症状,在艾灸的同时,患者还可适当食用生姜红糖水驱散寒邪,配合连花清瘟颗粒清泻内热。

2024-03-14 07: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