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瘀证> 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

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

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

补充说明: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

a******W 2022-03-31 18:18

瘀证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郑秀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气行则血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气滞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或外邪侵袭,导致气机阻滞,使血液运行不畅而引起的。常见的症状有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等。而活血化瘀是指以活血化瘀药物使血液的运行疏通、缓解血瘀症状的治法,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通经止痛、开窍醒神、凉血止血等功效。因此,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气行则血行。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常用的补气药物有人参、黄芪、白术、山药、大枣等。

血瘀证是指血液运行不畅,导致瘀血内阻的病理状态,常表现为面色黧黑、唇甲青紫、局部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患者除了可以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022-04-01 13: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