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支饮> 支饮悬饮溢饮治疗

支饮悬饮溢饮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支饮悬饮溢饮治疗

补充说明:支饮悬饮溢饮治疗

a******W 2022-03-31 18:17

支饮 溢饮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胡湛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支饮悬饮是中医的一种证型,指的是饮邪停留在胸肺,影响到肺的正常宣发和肃降功能,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支饮悬饮溢饮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穴位贴敷、饮食调理、运动调理等方法进行。

1、中药治疗

支饮是由于饮邪停留在胸肺,影响到肺的正常宣发和肃降功能,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苓桂咳喘宁胶囊、橘红痰咳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温化寒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2、针灸治疗

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穴位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选择肺俞穴、风门穴、三阴交穴、膻中穴等,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3、穴位贴敷

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穴位贴敷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遵医嘱使用温化寒痰的药物,比如三伏贴、三九贴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症状。

4、饮食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可以适当进食性温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等,可以起到温化寒痰的作用。患者还应避免食用性寒的食物,如螃蟹、冰淇淋等。

5、运动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促进体内气血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如果患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

2022-04-01 14: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