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温病> 温病十大常用方剂

医生回答(1)

王惠游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中医内科

提问

温病的治疗通常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处方管理。常用的温病方剂包括清营汤、犀角地黄汤、银翘散、麻杏石甘汤和葛根芩连汤。如果怀疑患有温病或有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清营汤
清营汤由生地、元参、麦冬、丹参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凉血的功效。该方适用于温病后期,邪入营分所致的高热不退、心烦不眠、时有谵语、斑疹吐衄、舌绛而干、脉数等症。 阴虚火旺者慎用。
2.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水牛角、生地、芍药、牡丹皮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作用。本品主治温病气分邪热未尽,余热入营,兼见表证未罢,症见身热夜甚、口渴唇焦、目赤齿浮、舌红苔黄、脉数。 本品需由医师指导下使用。
3.银翘散
银翘散为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等,具有辛凉解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若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则可遵医嘱服用此药进行改善。 对于风寒感冒的患者而言,应禁止服用此药。
4.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具有宣肺泄热的功效。本品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痰浊阻肺引起的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是一种经方,由葛根、黄芩、黄连和炙甘草组成,具有解表清里之功效。本方多用于治疗表里同病,表证未解,湿热泻痢之证。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经过专业中医师辨证后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对于温病的治疗,应遵循“治未病”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以减少感染风险。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以免助火生热。

2024-02-12 17: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