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风湿热> 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时间:不清楚

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补充说明: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a******W 2022-05-11 18:40

风湿热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李启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风湿免疫科

提问

风湿热的病因主要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

1、病因

风湿热主要是由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反应,从而引起发热、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

2、发病机制

风湿热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因为感染导致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从而诱发该疾病。也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因为风湿热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患有该疾病,子女患有风湿热的概率会比较高。

3、临床症状

风湿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心脏炎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炎等疾病。

4、检查结果

风湿热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的情况。进行链球菌感染检查时,可能会出现抗链球菌溶血素O、C反应蛋白升高的情况。

5、治疗方法

风湿热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缓解发热、关节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的情况,则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

2022-05-12 16: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雷公藤多苷片

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风湿热瘀,毒邪阻滞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白塞氏三联症,麻风反应,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甘霖洗剂

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用于湿热蕴肌肤所致皮肤瘙痒和下焦湿热导致的外阴瘙痒

洁尔阴洗液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1.主治妇女湿热带下。症见阴部瘙痒红肿,带下量多,色黄或如豆渣状,口苦口干,尿黄便结。适用于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见上述症状者。2.用于下述皮肤病湿疹(湿热型)、接触性皮炎(热毒夹湿型)、体股癣(风湿热型)。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扁桃体炎): 由化脓性链球菌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 的常用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羧氨苄青霉素作为预防牙科、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药物,在此方面,对于预防a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V是合理的选择。 一般说来头孢克洛对于消灭鼻咽部的链球菌有效,然而,对于预防继发性风湿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目前尚无证实头孢克洛疗效的重要数据。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至少应给予10天的头孢克洛治疗量。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注:头孢克洛对急性和慢性尿道感染都有效。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 应进行适当的组织培养和敏感性研究,以测定致病菌对头孢克洛的敏感性。"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