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

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

补充说明: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

a******W 2022-05-11 18:4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血 免疫系统异常 骨髓抑制 环孢素 甲泼尼龙 环磷酰胺 免疫球蛋白 皮肤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王欣耕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皮肤科

提问

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采取血小板输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环孢素A、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等治疗措施。
1.血小板输注
通过静脉途径将外源性血小板快速输入体内以提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当患者存在急性大量出血时,需要迅速提高血小板计数以控制出血。
2.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能够暂时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减轻自身免疫反应对血小板的破坏。对于有明确感染诱因导致的ITP患者,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可考虑使用。
3.环孢素A
环孢素A能选择性地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降低巨核细胞被过度破坏的风险。适用于难治性或复发性ITP患者。需监测肾功能和钙代谢,并预防相应并发症。
4.甲泼尼龙
甲泼尼龙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在新发或者病情活动的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使用。
5.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能够干扰DNA合成,进而影响白细胞介导的免疫过程,包括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主要针对上述治疗无效且无禁忌证的患者。需警惕潜在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风险,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到摩擦和刺激。

2024-03-08 03: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