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肿瘤> 尿崩症,垂体肿瘤,颅内占位性病变

尿崩症,垂体肿瘤,颅内占位性病变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崩症,垂体肿瘤,颅内占位性病变

补充说明:尿崩症,垂体肿瘤,颅内占位性病变

补充提问:要多少费用,应该要怎样治疗肿瘤

补充提问:要多少费用,应该要怎样治疗肿瘤

补充提问:要多少费用,应该要怎样治疗肿瘤

补充提问:七,八月喜欢喝水,前一个月磁共振查出

补充提问:七,八月喜欢喝水,前一个月磁共振查出

2013-01-08 11:52

尿崩症 垂体 肿瘤 颅内占位性病变 神经 精氨酸 抗利尿激素 肾脏 缺陷 综合征 肾性尿崩症 多尿 烦渴 手术 利尿 垂体腺瘤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2)

钟定沅 主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三甲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痛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骨质疏松,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症,肥胖症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治

提问

尿崩症,垂体肿瘤,颅内占位性病变可能是垂体柄受损或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垂体腺瘤后尿崩症在临床上很常见,尿崩症患者首先要明确诊断为尿崩症。如果术后1到2小时尿量超过250ml/h,且尿比例小于1.005,则视为尿崩症的诊断成立。一旦确诊尿崩症,治疗中需要补充流失的体液。如果流失速度过快,静脉或口服补液难以维持,应考虑使用加压素进行治疗。

2022-03-09 09:15

举报

王志新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及哮喘。消化道相关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

提问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VP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前者为中枢性尿崩症,后者为肾性尿崩症,其临床特点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低渗尿。应尽量治疗其原发病,如不能根治也可基于上述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可能需要四五万元。

2019-01-28 22: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