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3)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擅长治疗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如甲癣(灰指甲),手足癣,体股癣等以及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等。对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酒糟鼻,湿疹皮炎,带状疱疹,老年瘙痒症等顽固难治性皮肤病以及对皮肤科疑难危重病例如重症药疹及天疱疮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对皮肤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亦有丰富临床经验。
提问
你好,这种情况一个和睡眠温度高有关系,另外也可见于阴虚火旺,缺钙等导致。如果持续如此,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儿科做一下微量元素检查,看是否有缺乏,根据检查采取补充治疗。另外平时注意饮食营养,注意睡眠时室内温度不要过高,防止出现影响。
2019-02-20 10:49
投诉
你好,根据您描述的这种情况,考虑孩子应该是缺钙引起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不排除是身体虚弱的可能建议注意给孩子加强营养,多吃芝麻,虾皮,牛奶等含钙丰富食物,多晒太阳,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必要时可以做微量元素测定明确一下,如果缺钙严重的话,需要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钙质剂补钙治疗。
2017-10-16 08:51
投诉你好,小孩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见的,并非都是体质虚弱、身体有病的症状。不少家长认为是孩子体质虚弱,因而虚汗不断。其实,有相当部分的小孩是生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多见于头和颈部,常在入睡后半小时内发生,1小时左右就不再出汗了。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体质弱的小儿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的。护理上要注意调整喂养方法,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人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2013-04-24 21:43
投诉向医生提问
康复新液
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内服:用于淤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外用: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之创面。
维生素D滴剂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
云南白药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扶感染性疾病。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钙的补充,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食欲缺乏,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痤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