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湿疹> 皮肤病湿疹中医治疔方剂

医生回答(2)

阮婉陶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皮肤病湿疹在中医中可以采用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四物汤、柴胡疏肝散、玉屏风散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湿疹可能涉及到复杂的病因病机,建议患者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1.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可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湿疹。该方剂具有清肝利胆、祛湿止痒的功效。脾胃虚寒者慎用本品,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2.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适用于湿热黄疸引起的湿疹。此方可清利湿热,退黄解毒。服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应立即停服并就医处理。
3.四物汤
四物汤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四物汤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组成,具有补血养血的功效。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以排除可能存在的禁忌症。
4.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可以改善情志不畅引发的湿疹。该方剂能行气活血,疏肝理气。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可辅助治疗因表虚自汗而诱发的湿疹。其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肝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中药均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以免出现不良后果。在治疗湿疹的同时,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2024-03-14 05:48

举报

沈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湿疹为常见皮肤病。它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古人称之为“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癣”等,其症状均为湿疹表现。(1)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①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③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⑤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2)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该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2014-07-06 09: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