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脑出血后怎么护理

医生回答(2)

林梦雪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脑出血后护理可以采取卧床休息、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肢体功能锻炼等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
1.卧床休息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至少4-6周,以减少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由于脑出血后脑组织受到损伤,过度活动可能导致脑水肿加重,进而引起颅内压增高,诱发再次出血或其他严重后果。
2.控制血压
通过药物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来控制血压水平,需遵医嘱使用。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脑出血复发。此外还可以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
3.预防并发症
包括感染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营养支持等方面,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并发症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风险,促进更快恢复。
4.营养支持
提供易于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机体修复受损器官及组织,加速康复过程;缺乏足够营养则可能延缓愈合速度甚至影响预后。
5.肢体功能锻炼
主要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旨在维持或提高现有功能水平,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存在认知障碍者,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也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脑出血后应定期复查头颅CT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悦,有利于病情恢复。

2024-01-21 14:50

举报

李芯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幼儿突发脑出血,多见于先天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突发破裂引起的出血。剧烈活动和突然用力是发病的相关诱发因素,但不是主要的病因。所以建议您的宝宝在病情恢复稳定后,一般应在发病3-4周后应该尽早行脑血管照影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潜在的危险因素。

2014-07-13 21: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