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1)

刘心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内窥镜工作总结一般是指内窥镜检查报告单,是对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妇科疾病等部位进行检查的报告单,一般会包括检查部位、检查方式、检查内容、检查结果、注意事项等方面。

1、检查部位

内窥镜检查报告单主要检查患者的鼻、咽、喉、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

2、检查方式

内窥镜检查包括鼻咽镜、喉镜、气管镜、胃镜等方式。鼻咽镜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式,是将一条柔软的管子通过鼻腔进入患者的鼻咽部,医生可以通过管子上的小孔观察患者的鼻咽部是否有病变。喉镜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式,是将一条柔软的管子通过口腔进入患者的喉部,医生可以通过管子上的小孔观察患者的喉部是否有病变。气管镜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式,是将一条柔软的管子通过口腔进入患者的气管部位,医生可以通过管子上的小孔观察患者的气管部位是否有病变。胃镜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式,是将一条柔软的管子通过口腔进入患者的胃部,医生可以通过管子上的小孔观察患者的胃部是否有病变。

3、检查内容

内窥镜检查报告单可以检查患者是否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息肉等,也可以检查患者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还可以检查患者是否患有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

4、检查结果

如果患者在进行内窥镜检查时,发现患有上述部位的病变,建议患者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如果患者患有胃溃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患有十二指肠溃疡,可以遵医嘱使用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患有支气管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患者患有妇科疾病,如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的方式,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5、注意事项

在进行内窥镜检查前,患者需要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另外,在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是否有心脏病等情况。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心脏病,则不建议进行内窥镜检查,以免在检查时出现不适症状,导致病情加重。

患者在检查后可能会出现轻微腹痛、腹胀等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休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如果患者出现持续腹痛、腹胀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4-07-27 19: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