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口角炎> 小儿口吻疮

医生回答(2)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口吻疮可通过口腔护理、维生素B族补充、局部止痛药膏、中药外敷、调整饮食习惯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口腔护理
患儿应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日用温盐水漱口,饭后及时刷牙。此方法能够减少食物残渣堆积,防止继发感染,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
2.维生素B族补充
通过口服维生素B族制剂如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B6片等来补充缺乏的营养素。B族维生素对皮肤黏膜有促进修复作用;可缓解因缺乏引起的相关不适症状。
3.局部止痛药膏
使用含有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等成分的止痛药膏涂抹于患处,按说明书指示频率使用。这些药物能暂时阻断神经传导路径上的疼痛信号传递,从而减轻疼痛感。
4.中药外敷
选取适量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研磨成粉末后加适量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处。传统中医认为口疮多由火热内盛所致,外敷此类药材有助于清泻体内之火,辅助治疗口疮。
5.调整饮食习惯
患儿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硬质食物,以免加重损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对溃疡面的摩擦和刺激,促进其更快地愈合。
在治疗小儿口吻疮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避免让孩子用手抓挠患处,以防感染扩散。同时,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4-01-06 07:55

举报

李家和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口吻疮   病名。又名肥疮、燕口。常因脾胃湿热上攻口唇,或先天遗毒所致。小儿多患之。症见口角生疮,色白糜烂,疼痛微肿,湿烂有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足太阴为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为大肠之经,此二经脉并侠于口。其腑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津液相搏,则生疮,恒湿烂有汁,世谓之肥疮,亦名燕口疮。”治宜清热、除湿、泻火。可选用三黄凉膈散等加减

2014-07-30 13: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