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血管炎> 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医生回答(2)

李成希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冷球蛋白在寒冷或低温度下形成结晶沉积于小血管壁,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遗传易感性可能通过影响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加患病风险;环境触发因子如感染可诱发免疫系统异常活化,产生IgM和IgG类冷球蛋白。该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皮肤苍白、水肿等循环系统表现。
患者需要进行血液分析、尿液分析、血沉率测定、抗核抗体检测等常规实验室检查,以评估病情活动度。此外,还可进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试来评估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治疗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甲泼尼龙等。对于存在严重肾损害者,可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靶向B细胞清除。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注意保暖,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以支持免疫系统的健康。

2024-03-06 04:04

举报

司徒横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也称紫癜-关节痛-冷球蛋白血症综合征。临床以紫癜皮损、关节痛、贫血、肾损害和高γ球蛋白血症为特征。的基础上最早对此病做了系统性描述,在此同时也发现骨髓瘤等恶性肿瘤也可伴有冷球蛋白血症,并出现与本病相同的临床特征。此外,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麻风、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及舍格伦综合征等疾病也可伴有冷球蛋白血症,并对由这些疾病伴随的冷球蛋白血症称之为继发性冷球蛋白血症。

2014-07-30 14: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