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急性下肢缺血> 急性下肢缺血

医生回答(2)

刘心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急性下肢缺血可以考虑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旁路术、肢体远端灌注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紧急干预。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根据患者风险评估调整剂量,持续一段时间。抗凝治疗可预防血栓形成和扩展,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急性下肢缺血。适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轻度至中度急性下肢缺血。
2.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通过静脉注射溶栓剂如链激酶、阿替普酶等,在一定时间内溶解血栓。溶栓治疗能迅速恢复动脉通畅,减少组织损伤,适合于急性下肢缺血且存在严重血栓堵塞者。
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是在X线监控下将特制球囊送至狭窄或阻塞处,充盈球囊扩张狭窄部位,恢复正常血流。该手术通过机械扩张狭窄或阻塞的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急性下肢缺血。主要针对因动脉硬化斑块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
4.血管旁路术
血管旁路术是采用自体或人工合成材料构建一条新的血液通道,绕过受累区域,恢复血流通畅。该手术旨在建立一条替代性通路,减轻或消除原受损血管对下肢供血的影响。适用于复杂或广泛的下肢动脉病变。
5.肢体远端灌注
肢体远端灌注是指在无法直接恢复患侧肢体血流时,尝试从健侧肢体为患侧肢体提供部分血液供应。此方法旨在维持患侧肢体的生命功能,等待进一步治疗效果显现。对于急性下肢缺血但仍有部分血流者适用。
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下肢循环状况,尤其是有吸烟史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但在开始前应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以免加重病情。

2024-01-15 12:12

举报

赵清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严重的缺血。。会造成肢体坏死的 要尽早手术 溶栓处理。缺血导致神经感觉障碍,再用高温容易烫伤,且因为缺血,烫伤不易愈合,用温的就可以了,不要用高温

2014-07-30 17: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