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2)

韩左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鱼胆中毒可通过洗胃、静脉注射利尿剂、解毒剂治疗、血液净化、补液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器官损伤。
1.洗胃
洗胃通常采用口服或胃管注入大量清水或其他溶液的方法清洗胃部残留物。此措施旨在移除未被吸收的有毒物质,减少其对机体造成的损害。
2.静脉注射利尿剂
利尿剂通过促进水分排出,降低体内毒素浓度,减轻液体潴留引起的水肿。利尿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及可能由鱼胆所含成分诱发的组织水肿。
3.解毒剂治疗
解毒剂是针对特定毒性物质设计的药物,如依地酸钙钠、促排灵等;可与鱼胆中的毒素结合形成无害化合物。这些药物能够中和或消除鱼胆中毒所致的毒性效应;抢救生命危险。
4.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技术,利用人工装置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鱼胆中毒可能导致肝肾损伤,通过血液净化可辅助修复受损器官并稳定病情。
5.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涉及输注生理盐水、平衡液等以纠正电解质失衡和维持循环稳态。对于因呕吐或腹泻导致脱水的患者至关重要;防止进一步恶化鱼胆引起的胃肠黏膜损伤。
在处理鱼胆中毒时,应立即停止摄入任何含有鱼类的食物,并尽快就医。此外,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对于存在食物过敏史或有慢性病风险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并预防潜在的风险。

2024-01-30 05:51

举报

林小浅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鱼胆中毒系食鱼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青、草、白鲢、鲈、鲤鱼胆中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民间有以生吞鲤鱼胆来治疗眼疾、高血压及气管炎等病的做法,常因用量,服法不当而发生中毒。其中以青、草和鲩鱼苦胆中毒最多见。因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过2.5g,就可中毒,甚至死亡。

2014-07-31 12: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