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梗死>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医生回答(2)

刘心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以考虑生活方式干预、抗凝治疗、降脂治疗、抗高血压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及保持充足睡眠。这些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脑血管狭窄的风险,从而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2.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通过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来预防血栓形成。针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抗凝治疗可防止血液凝固导致的血管阻塞,保证血液顺畅流动至大脑后循环区域。
3.降脂治疗
降脂治疗通常采用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降脂治疗能显著减轻动脉壁脂肪沉积,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微循环状态,缓解缺血性发作。
4.抗高血压治疗
抗高血压治疗涉及使用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等药物降低血压。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压力负荷,预防由于长期高压引起的血管损伤,从而预防因血管痉挛所致的眩晕、呕吐等症状发生。
5.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开放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切除颈部异常增厚的动脉斑块。该手术旨在恢复颈动脉的通畅度,增加颅内供血量,适用于存在严重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建议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以评估降脂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同时,应避免长时间静坐不动,每小时至少起身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2024-01-19 15:39

举报

张晓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眩晕”、“厥证”等范畴。其病机常与血虚血滞,夹痰上扰,气机受阻有关。

2014-07-31 17: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四逆汤

血虚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松龄血脉康胶囊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

天麻素注射液

镇静、安眠、镇痛。用于神衰、神衰综合征及血管性头痛脑外伤性综合征:头痛、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眩晕、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辅助治疗癫痫等。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