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荨麻疹> 牛血吸虫病传染

医生回答(2)

林玉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牛血吸虫病有传染性。
牛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病。该病主要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可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卵的水源传播。当人接触了被污染的水源后,尾蚴侵入皮肤,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处,造成炎症和组织损伤。这些炎症细胞和组织损伤会释放出各种化学物质,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物质能够刺激周围的健康细胞产生更多的炎症细胞和介质,从而引发更强烈的免疫反应。这种持续的免疫激活状态使得机体处于高度敏感的状态,一旦再次接触血吸虫卵,就容易发生新的感染。
此外,与患者密切接触或共用水源也可能导致间接感染。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可能存在血吸虫卵的水源,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使用杀虫剂喷洒等方式来降低感染风险。

2024-03-14 18:14

举报

许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和动物都能受传染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成虫寄生在人,牛,猪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的血液中,因此人和这类动物被称为成虫宿主或终宿主.虫卵从宿主的粪便中排出,如粪便进入河水,虫卵便在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并不感染人,而要先钻进钉螺体内寄生,钉螺被称为中间宿主.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繁殖成上万条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后在浅表的水面下活动,遇到人或哺乳动物的皮肤便钻人体内,进入血液,使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病.有尾蚴的水称为疫水.在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牛和不圈养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不论男女老少都容易感染血吸虫病.不经药物治疗,血吸虫病不可能自然痊愈,得过病后也不产生免疫力,治愈后的人如接触疫水,还可以再次得病.
  血吸虫发育的不同阶段,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引起不同的损害和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由于各期致病因子的不同,宿主受累的组织,器官和机体反应性也有所不同,引起的病变和临床表现亦具有相应的特点和阶段性.根据病因的免疫病理学性质,有人主张将血吸虫病归入免疫性疾病范畴内.根据患者的感染度,免疫状态,营养状况,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不同而异.日本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期.当尾蚴侵入皮肤后,部分患者局部出现丘疹或荨麻疹,称尾蚴性皮炎.当雌虫开始大量产卵时,少数患者出现以发热为主的急性变态反应性症状,常在接触疫水后1~2月出现,除发热外,伴有腹痛,腹泻,肝脾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粪便检查血吸虫卵或毛蚴孵化结果阳性,称急性血吸虫病.然后病情逐步转向慢性期,在流行区,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此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不适,也可能不定期处于亚临床状态,表现腹泻,粪中带有粘液及脓血,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一般在感染后5年左右,部分重感染患者开始发生晚期病变.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腹水及侏儒三型.一个病人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在临床上常见是以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以及因侧支循环形成所致的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为主的综合征.晚期病人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严重症状而致死.儿童和青少年如感染严重,使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其他因素可影响生长发育和生殖而致侏儒症
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在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并有下列临床表现:
  ①急性血吸虫病:疫水接触部位皮炎,发热,肝肿大伴肝区压痛,腹泻,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
  ②慢性血吸虫病:无症状或慢性肠道感染症状,肝脾肿大,嗜酸粒细胞高于正常.
  ③晚期血吸虫病: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肝硬化,生长发育障碍,或腹部肉芽肿.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下列任何一项:
  ①粪便发现血吸虫卵或孵化检出毛蚴.
  ②直肠粘膜或肝组织活检找到血吸虫卵或虫卵肉芽肿.

2014-08-01 09: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