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高度近视> 广泛性视网膜前收缩

医生回答(2)

李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广泛性视网膜前收缩可以考虑激光治疗、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视网膜冷冻治疗、瞳孔阻滞解除术、黄斑下新生血管膜剥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视力损失。
1.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使用特殊的激光设备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精确照射,通常需要多次会诊完成。此方法旨在破坏异常增生的组织,减少水肿并改善视力。广泛性视网膜前收缩可能导致局部组织过度生长,形成瘢痕组织,影响视觉功能。激光治疗可稳定病情发展,防止进一步恶化。
2.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
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通常由专业眼科医生在门诊操作,在无菌条件下将药物注入玻璃体腔内。这类药物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性,从而控制新生血管的发展,缓解因广泛性视网膜前收缩引起的黄斑区水肿和出血等问题。
3.视网膜冷冻治疗
视网膜冷冻治疗是利用液氮对病变部位进行快速降温,一般在门诊完成。该技术适用于广泛性视网膜前收缩导致的黄斑部水肿,通过冷冻损伤来诱导炎症反应,促进瘢痕形成,保护剩余的视网膜免受进一步损害。
4.瞳孔阻滞解除术
瞳孔阻滞解除术是一种简单的手术过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移除阻碍房水流通的晶状体后囊或晶状体核来恢复正常的房水循环。广泛性视网膜前收缩可能伴随瞳孔阻滞,导致房水不能顺利流出而引起眼压升高。该手术旨在降低眼压,减轻因眼压增高引起的不适症状如头痛、视野缺损等。
5.黄斑下新生血管膜剥除术
黄斑下新生血管膜剥除术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眼内手术,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执行,涉及切除异常组织。广泛性视网膜前收缩可能导致黄斑区出现新生血管膜,妨碍正常视觉功能。该手术目标是移除这些异常结构,恢复清晰的中央视力。
建议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特别是对于存在广泛性视网膜前收缩风险因素的人群,例如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024-02-20 22:44

举报

罗李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广泛性视网膜周围增生于眼球穿透伤引起的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会引起外伤性黄斑皱褶,其病理生理过程同样也是眼组织对创伤的一种过度修复反应。只是因为其产生的原因不同,玻璃体或视网膜黄斑表面聚集的细胞成分及类型略有差别。在外伤性黄斑皱褶,因常有炎症反应及玻璃体积血的存在,细胞增生则以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为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为辅(指无视网膜裂孔者),因此形成的及黄斑前膜厚而坚韧,对黄斑组织的破坏也更加严重。

2014-08-02 13: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