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 心脏病> 心脏受伤容易死亡

医生回答(2)

张思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脏受伤后容易导致心脏骤停或大出血,引起循环衰竭,从而导致死亡。心肺复苏术、体外膜式氧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小板输注等治疗措施可用于挽救生命。但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通常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执行,在患者没有意识且无呼吸时立即开始。此措施旨在恢复血液循环和通气功能,维持生命支持直至医疗救援到来。
2.体外膜式氧合
体外膜式氧合是将血液引出体外,通过外部循环装置加温、加压后,使血液流经膜式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最后将处理后的血液再回流入病人体内的过程。该技术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高流量氧气供应,辅助改善心脏受伤导致的心脏功能不全引起的生命危险。
3.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在X线导引下,使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将阻塞动脉打开或放置一个小型网状物支撑动脉壁的过程。该方法用于解决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或阻塞问题,从而减少因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风险。
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一种机械循环辅助设备,通过在心脏舒张期充盈一个球囊来增加心脏排出量并降低心脏负荷。该装置有助于缓解心脏受伤后出现的心力衰竭或休克状态下的临床表现。
5.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是指从健康献血者体内分离得到的血小板悬液,输给需要补充血小板的患者。对于存在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的患者,可预防或减轻出血风险,提高生存率。
心脏受伤后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建议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心血管疾病。

2024-01-13 15:24

举报

赵清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现在当今的社会死亡率最高的就是心脏病了,但是你还年轻不要担心,

2014-08-08 15: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