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积聚> 治疗症痂积聚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治疗症痂积聚可以考虑采用中药外敷、拔罐疗法、刮痧疗法、穴位针灸、皮肤管理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中药外敷
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制成药膏或贴剂,局部外敷于患处。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有助于消除疮痂。适用于因湿热蕴结所致的疮痂不消。
2.拔罐疗法
使用玻璃罐或塑料罐,在火源作用下产生负压吸附于特定腧穴上,留罐5-20分钟。此方法可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进而辅助祛除疮痂。对于痰浊凝滞所引起的上述现象有积极作用。
3.刮痧疗法
选用适合的刮痧工具如砭石板,在特定经络路线进行反复刮拭。此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排出体内毒素及湿气,从而达到去痂效果。适用於湿邪侵袭导致的上述情形。
4.穴位针灸
选取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运用捻转提插等手法刺入人体并保持一定时间。针灸能够调整脏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对证候具有一定调理作用。上述状况若由气血不畅引起,则可通过此方式得到缓解。
5.皮肤管理
包括清洁、保湿、防晒等基础护理,以及定期去角质、使用含有维生素C的产品等特殊处理。综合提升肌肤健康程度,减少因角质层过厚而形成的痂皮积累。针对因角质代谢异常造成的上述情况有益。
患者应避免自行搔抓痂皮,以防感染或延长愈合时间。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1-15 05:13

举报

医生回答(1)

宋雅儿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肿胀是由于受伤部位的组织内部大量毛细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渗出,形成局部淤血肿胀,损伤24个小时内可冷敷,促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患处的充血肿胀,尽快使血荃堵住出血口;冷敷使局部降温,感觉神经反应迟钝,起到止疼的效果. 受伤过后的24个小时,可对患处按摩或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淤血的吸收消退,帮助受伤组织修复愈合

2014-08-11 16: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积聚 (癥瘕、痞块、痃癖)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典型症状: 肚子疼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