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近视> 眼晴晶状体混浊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晶状体混浊表现为视力模糊、眩光等症状,需及时眼科就诊。
晶状体混浊是指晶状体内透明度降低,导致光线无法正常通过并聚焦于视网膜上。这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老化、遗传因素、眼部疾病或其他损伤。晶状体混浊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因此,如果出现晶状体混浊的症状,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此外,高度近视也可能会引起晶状体混浊,这是因为高度近视会增加晶状体负担,导致其提前发生混浊。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眼睛卫生,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以及老年人。如有不适症状或发现眼部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4-03-22 14:48

举报

医生回答(1)

谢亚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引起玻璃中混浊的原因很多,如眼内出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或牵拉裂孔时出血,也可来自玻璃体,邻近组织炎症渗出的白细胞等。 2.高度近视患者时间久会出现玻体液化,轻微混浊。 3.排除病理上因素,也有生理性飞蚊症,适当休息。 4.如果您感到黑点突然增多或眼前有闪光感。应到医院做眼部体检。

2014-08-23 00: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糖尿病可引起两种类型视网膜病变——增殖性和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无论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都可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损害视网膜主要是由于血糖增高,小血管管壁增厚,渗透性增大,使小血管更易变形和渗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和视力下降的程度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以及患糖尿病时间的长短有关。患病时间长短尤为重要,一般患糖尿病至少10年后才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