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胃肠外科> 小肠> 胃液性状

医生回答(2)

黄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液性状改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和损伤,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在感染初期,为了清除病菌,机体可能短暂地增强胃酸分泌以利于杀菌。长期而言,这种炎症反应会损害胃黏膜屏障,降低其对胃液的保护作用,从而使胃液更易被胃内容物所污染而呈现不同性状。
如果患者还存在恶心、呕吐等症状,则可能是由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胃液的正常分泌和排空,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引起的胃部疾病。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以减少胃部不适的发生。

2023-12-27 12:14

举报

徐晓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由于细胞内的电位较粘膜面负40V,同时细胞内钠的浓度较周围液体为低,因此,钠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内。但细胞内的钠能通过低-侧膜进入血液,这是通过膜上钠泵的活动逆电化学进行的主动过程。

2014-10-20 07: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