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外耳道疖肿怎么办
补充说明:外耳道疖肿怎么办
a******W 2014-11-29 22:1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通常情况下,外耳道疖肿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切开排脓、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
外耳道疖肿是指发生在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病变,可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期处于高温环境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碘伏消毒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也要注意耳部的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了局部疼痛、红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鱼石脂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胶囊、盐酸环丙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切开排脓
如果外耳道疖肿出现化脓的情况,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由专业医生在无菌环境下使用无菌针头将疖肿切开,并将脓液引流出来,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物理治疗
如果患者外耳道疖肿出现了局部肿胀的情况,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5、手术治疗
如果外耳道疖肿出现了破溃的情况,患者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通过手术切开排脓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另外,患者还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4-11-29 22:1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早期引起剧烈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听力可减退,疖肿位于外耳道前,下壁者,除下颌运动使疼痛加重外,耳屏前,下方可出现肿胀,可误诊为腮腺炎,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肿胀可使耳廓外突,耳廓后沟消失,可误诊为乳突炎,若为多发性疖肿,局部症状更重. 外耳道软骨部可见局限性红肿,触痛明显,牵引耳廓或压迫而屏时疼痛加剧,疖肿.
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脓液.
1.早期全身应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局部理疗,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或者局部涂抹红霉索软膏,滴用2%酚甘油等.疼痛剧烈时,口服镇痛剂以减轻痛苦.
2.疖肿已成脓者则需沿外耳道长轴切开引流,防止外耳道狭窄.
3.若疖肿业已破溃,则每日清除脓液,并局部涂抹4%硼酸酒精 l~2次,直至痊愈.
2014-11-29 22:19
举报向医生提问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是耳科常见病之一。夏季多发。其病因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浸渍,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道疖肿。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治疗育龄妇女雄激素敏感所致的中重度痤疮(有或无皮脂溢)及/或多毛,这其中包括需要治疗这些症状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对治疗痤疮,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应用于不适宜采用局部治疗或全身抗生素治疗的痤疮。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注射用羧苄西林钠
主要用以治疗全身性绿脓杆菌感染,如绿脓杆菌败血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细菌的药敏低于120μg/ml时,疗效都满意。也有人以本品治疗小儿的绿脓杆菌脑膜炎、乳突炎,获得满意疗效。不产青霉素酶的变形杆菌和某些大肠杆菌感染也可应用本品治疗,本品也用于治疗腹腔和女性生殖道感染,因两者病原菌以脆弱类杆菌为主。
丹参酮胶囊
抗菌消炎。用于痤疮,扁桃腺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