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玻璃体液化> 视网膜脱离预防

医生回答(2)

姚莉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包括定期眼科检查、正确使用眼镜或隐形眼镜、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眼部受伤以及控制血糖水平。
1.定期眼科检查
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眼部问题,减少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睛健康评估,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
2.正确使用眼镜或隐形眼镜
正确使用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减轻眼睛疲劳,降低因视力问题导致的视网膜脱落风险。佩戴隐形眼镜时需注意卫生,并按医生指导更换周期;眼镜度数应定期调整以确保清晰视野。
3.避免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视网膜脱落的可能性。参与度体育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碰撞。
4.避免眼部受伤
眼部受伤可能导致视网膜裂孔,进而引发视网膜脱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戴防护镜进行可能造成飞溅物质损伤眼晴的活动如打网球、高尔夫球等。
5.控制血糖水平
高血糖状态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性视网膜脱落的重要原因。如有糖尿病病史,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监测并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若患者出现视力模糊或其他视觉异常症状,应及时前往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详细的视力检查以及眼底检查。

2024-02-26 19:05

举报

李成希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所谓原发性脱离仅是一个习惯用语,实际上都是继发于视网膜与玻璃体的变性。视网膜裂孔与玻璃体液化、脱离和对视网膜的病理性粘连,是引起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两个必备条件,缺一不可。例如临床上发现有些病例已有明确的视网膜裂孔,只要玻璃体健康,就不会发生视网膜脱离。同样,仅有玻璃体变性改变而视网膜无裂孔时,也不会发生视网膜脱离,例如有人观察45~60岁人65%有玻璃体后脱离,其中仅有少数发生了视网膜脱离。这也说明,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变性和玻璃体变性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4-12-07 18: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羟苯磺酸钙胶囊

1.微血管病的治疗: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及肾小球硬化症(基-威二氏综合症)。非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特发性或长期使用香豆素衍生物,细胞生长抑制剂、口服避孕药或其它药物所造成的微血管病变;慢性器质性疾病(诸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肝硬变)相关的微循环障碍。2.静脉曲张综合症的治疗:原发性静脉曲张—疼痛、下肢沉重感、肌肉痛性痉挛,感觉异常,手足发绀紫癜性皮炎。静脉曲张状态—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炎及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后综合症,静脉曲张性溃疡,妊娠性静脉曲张。3.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痔疮综合症。—静脉曲张。4.静脉剥离和静脉硬化法的辅助治疗:预防术后综合症,水肿及组织浸润。

银杏叶提取物片

主要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中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4、末梢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脉舒平袋泡茶

清肝降火,滋养肝肾,用于肝火亢盛或阴虚阳亢所致的血压升高;对高血压病常见头痛、头晕、烦躁、失眠腰酸耳鸣等症状的辅助治疗作用

瑞格列奈片

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同。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