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热入血室病
补充说明:热入血室病
a******W 2014-12-15 23: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热入血室病是指血分伏热,主要是外感热邪入血引起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患者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患者如果长期处于炎热的环境中,外感热邪以后可能会入血,从而导致血热内盛,出现身体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喝水,多排尿,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患者也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4-12-16 10:14
举报医生回答(2)
该病表现为发热、腹痛、月经失调等症状,常伴有舌红苔黄、脉数等征象。
热入血室病是由于外感风寒或湿邪侵袭,与气血相搏,郁而化热,热邪入里,蕴结于血分所致。这些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
此外,若患者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情况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生殖系统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的生理周期,从而引起类似热入血室的症状。
针对热入血室病,中医治疗可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柴胡加芍药汤或四物汤加减。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情绪稳定,以利于病情恢复。
2024-02-27 11:53
举报热入血室,病名。出《伤寒论》。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後,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赞。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热入血室病是温病病程中的常见证型,它是多因素、多环节病理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阴津损伤与温病瘀热证形成密切相关热入血室病-医疗药方
原料:
西瓜、莲藕各500克,白糖适量。
制作:
(1)将西瓜切开,去瓤去子,切小块,用纱布袋绞取汁液(也可用榨汁机榨汁);莲藕洗净,去皮切丝,用纱布袋绞取汁液(也可用榨汁机榨汁)。
(2)将两汁混合,假如白糖、凉开水,搅匀即成。
2014-12-15 23:21
举报向医生提问
热入血室,病名。出《伤寒论》。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後,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証。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金匮要略》有如下记载: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