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浅白隐球菌

医生回答(2)

黄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浅表性白色念珠菌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与感染者密切身体接触。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或黏膜可能导致浅表性白色念珠菌感染。这种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因为他们的防御机制较弱,无法有效抵御真菌入侵。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且确诊为浅表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则需遵医嘱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治疗。
预防浅表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并确保在公共场所使用个人物品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2024-02-12 20:19

举报

霍思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隐球菌属包括17个种和8个变种,在真菌分类学上归入半知菌亚门、芽孢菌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致病菌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又名溶组织酵母菌。已报道可引起人类疾病的还有浅黄隐球菌、浅白隐球菌和罗伦隐球菌等,但很少见。

2014-12-20 17: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