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湿疹> 什么是外耳道疖肿

医生回答(2)

秦俊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外耳道疖肿是发生于外耳道软骨段皮肤的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为葡萄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外耳道疖肿通常由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这些细菌侵入受损的皮肤后可形成疖肿。典型症状包括外耳道疼痛、红肿、耳内堵塞感以及有时伴随听力下降。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耳鸣、头痛等症状。
医生会使用耳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可能会取样进行微生物培养以确定感染原因。此外,还可能需要进行颞骨CT扫描来评估病情程度。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如口服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若疖肿成熟则需切开引流。患者应避免用手挠抓患处,以免加重感染。
患者平时要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接触水源,以免诱发或加重不适症状。

2024-01-23 12:48

举报

林筱婕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外耳道的皮肤含有毛囊、皮脂腺。这些毛囊、皮脂腺发生感染,即形成外耳道疖肿。其最常见的原因是经常不恰当地挖耳,造成皮肤损伤。另外在洗澡或游泳时,外耳道进水,细菌也会乘机进入引起感染。外耳道长了疖肿,常发生剧烈的疼痛,在张口、咀嚼、打哈欠时,由于下颌关节运动,使外耳道软骨部受压,疼痛尤其明显。发生外耳道疖肿时是十分疼痛的,小婴儿由于不会申诉而哭闹不安,疖肿还可引起咀嚼困难、睡眠不安。有些大人或者年长儿喜欢用发卡、火柴棍、曲别针等给小儿挖"耳屎",这样易造成外耳道皮肤破损,被细菌感染后形成疖肿。有的婴幼儿的外耳道疖肿则是由于外耳道湿疹感染或者皮肤糜烂造成的。要预防外耳道长疖肿,首先要保持外耳道的清洁,不要挖"耳屎";洗脸或游泳时要防止水灌入耳朵,一旦将水灌入耳朵,就要用消毒棉棍轻轻地将耳道内的水擦干。耳道内皮肤发生感染或者有湿疹时,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2015-02-02 12: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