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医生回答(2)

李学庆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时,可遵医嘱使用羟基脲进行治疗。
羟基脲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具有抑制DNA合成的作用,通过干扰核酸代谢过程来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与活化。该药可用于降低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缓解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症状。需注意个体差异及潜在副作用,并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使用。
针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除羟基脲外,还有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药物可用于治疗。这些靶向药物能够阻断特定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
患者在治疗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象和肝肾功能,以评估病情变化及药物毒性。同时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2-21 01:56

举报

陈茵沫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和你谈谈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的问题:   1)成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参考值的正常范围为(0.02--0.5)×109/L,占白细胞总数的0.5--5%,化验单也可标记为0.005--0.05。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预示下列疾病的发生:  1.变态反应性病 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等,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轻度或中度增高。 2.寄生虫感染 常见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或更多。 3.皮肤病 湿疹、银屑病等可有嗜酸性粒细胞轻度或中度增高。 4.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嗜酸性粒细胞才可能极度增多。 5.恶性肿瘤 尤其是肿瘤转移或是有坏死灶的恶性肿瘤。 6.传染病 猩红热。 7.其他 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等,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但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的意义较小。

2015-02-03 22: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