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湿阻> 什么是湿阻

精选回答(1)

姚学华 副主任医师 龙口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胃炎,肠炎,肺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湿阻是指由于湿邪阻碍气机,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出现以头身困重、四肢酸楚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湿阻的发生与气候和环境有关,多发于夏秋季节,夏季暑湿较重,容易导致湿邪阻碍气机,秋季气候干燥,也容易导致湿邪阻碍气机,从而诱发本病。湿阻患者可能会出现头身困重、四肢酸楚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胸闷、脘痞、纳呆、便溏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丸、六君子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具有化湿、解表、理气等功效,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湿阻引起的症状。此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居住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2018-09-15 11:31

举报

医生回答(2)

陈冠忠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湿阻是指湿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表现为肢体困重、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的一类中医证候。治疗湿阻需选用化湿和中、行气消胀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散等。
湿阻是由于外感湿邪或体内湿浊积聚,导致湿邪困扰脾胃,使脾失运化,进而影响气血正常运行所引起的病理状态。湿阻的症状可能包括舌苔厚腻、大便溏泄、口淡无味、身体疲乏无力以及面色晦暗等。
针对湿阻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分析等实验室检测,以及腹部超声波检查。治疗湿阻通常采用中药调理,如二陈汤加减或平胃散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这些方剂可以健脾祛湿、调和脏腑功能。
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保持心情舒畅,以免加重湿邪滞留。

2024-02-18 19:51

举报

林诗音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湿阻之病,主要是由于外感水湿重浊之邪,内困脾胃导致升降失常、运化不健,故临床表现以湿滞重浊之象为主要特征。突出表现是重、闷、呆、腻、濡。重为肢体困重,闷为脘腹痞闷,呆指纳食乏味呆滞,腻系舌苔厚腻,濡为脉濡。再者本病起病一般比较缓慢,有时可迁延较长时间,因为湿性粘腻,故而不易速去。一般常在入夏发病,至秋渐缓。

2015-02-09 18: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