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增多原因

精选回答(1)

陶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擅长:心血管及呼吸科等内科疾病的诊治。

提问

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能是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原因导致的。

1、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是指由过敏原引起的,导致身体出现异常免疫反应的疾病,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过敏原时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可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红肿、风团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来治疗。

2、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发热、嗜酸粒细胞增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苯达唑片、甲苯达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皮肤病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可导致患者出现瘙痒、皮疹、水疱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醋酸片、醋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血液病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伊马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肿块、疼痛、溃疡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吉非替尼片、盐酸厄洛替尼片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04-10 11:23

举报

医生回答(2)

江雨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能由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药物反应、巨球蛋白血症、慢性髓系白血病等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1.寄生虫感染
当人体受到寄生虫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来对抗寄生虫,其中就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寄生虫。针对寄生虫感染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阿苯达唑等。
2.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而引起的炎症反应,此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以应对潜在的威胁。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可以减轻症状并控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3.药物反应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减少或停用可能导致药物反应的药物可能是必要的,例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消炎药。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内浆细胞恶性增生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这会导致血液中出现大量无功能的IgM免疫球蛋白,刺激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治疗巨球蛋白血症的方法包括化疗、靶向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
5.慢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影响白血球生成的癌症,在患病期间,白血球数量会显著增加,其中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髓系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靶向药物治疗,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
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建议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寄生虫感染。

2024-03-04 00:04

举报

阮婉陶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嗜酸性粒细胞属粒细胞系,是白细胞的一种类型。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白血球的一种。它的增高多见于过敏疾病,寄生虫感染。但是此类细胞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看这一种细胞不能做出诊断,要综合进行多个项目进行诊断。

2015-02-11 11: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