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帕金森> 帕金森>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

精选回答(2)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

提问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处理措施主要是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药物治疗、适当休息等。

1、预防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体位突然发生改变,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晕厥等症状。患者平时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也不要长时间保持坐位,休息时可以选择平卧位。在起床时可以先进行一些轻微的活动,避免过快地站立,可以逐渐过渡到站立之后也可以先进行一些慢走、打太极等舒缓的运动,然后再逐渐增加运动量。

2、处理措施

如果是服用降压药物引起的,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如果是糖尿病引起的,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加大药量,也不可私自停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此外,患者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2-07 15:56

举报

张克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擅长:擅长中西医治疗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是肺部感染、肺炎、慢阻肺、哮喘、慢性胃炎、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常见病的诊治。

提问

体位性低血压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你说的情况可能是在转变体位的过程中影响到了神经,然后出现低血压它的病因还见于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药物等导致,建议你让你朋友找找具体的原因,对症处理补充询问:请补充患者的相关资料的症状

2017-09-27 18:21

举报

医生回答(2)

许倩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体位改变训练、营养补充、环境控制等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通过改善饮食习惯、规律运动等方式来提高身体适应能力,从而降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钠盐,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立不动。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体位性低血压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进行针对性用药,如应用米多君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以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减轻症状。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3.体位改变训练
体位改变训练通过渐进式地从卧位到直立体位活动,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性,减少因体位改变引起的血压波动。对于存在易患因素的人群,应逐步练习从躺下、坐下再站起的动作,以助于预防晕厥的发生。
4.营养补充
营养补充旨在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取,增强机体整体健康状况,包括但不限于电解质平衡。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内容。特别是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
5.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涉及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导致血管扩张加剧而诱发低血压。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时,空调房间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
若患者的症状持续未得到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2024-01-15 18:40

举报

陈茵沫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多系统变性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是其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特点还可有小脑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锥体束征和肌肉萎缩等。

2015-02-26 20: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体位性低血压 (直立性脱虚)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 症状起因:体位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见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

  • 可能疾病:中暑衰竭  

  •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侯万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