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2)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肾性尿崩症的治疗可能包括限制水摄入、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醛固酮替代疗法、碳酸氢钠治疗以及电解质平衡管理等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限制水摄入
通过减少每日饮水量来控制液体摄入,通常建议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该措施有助于缓解尿频、夜尿等症状,因为肾性尿崩症患者肾脏无法有效保存水分,导致频繁排尿和口渴感。
2.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
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如去氨加压素可用于增加水重吸收,通常口服或喷雾给药。此方法适用于治疗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多尿和烦渴现象,因为它模拟了体内自然产生的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3.醛固酮替代疗法
醛固酮缺乏者可使用盐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氟氢可的松补充醛固酮不足。对于存在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肾性尿崩症患者有益,因能提高血压及改善体液平衡。
4.碳酸氢钠治疗
碳酸氢钠溶液可纠正低渗尿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一般静脉注射或口服给予。该措施适合于改善由低钙血症引发的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心悸、气促等症状,因为高碳酸血症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对AVP的敏感性。
5.电解质平衡管理
监测并调整患者的钠、钾和其他电解质水平,防止过度脱水或水肿。由于肾性尿崩症影响水的调节,精确控制电解质平衡有助于稳定病情;定期评估是必要的。
肾性尿崩症患者应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同时,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024-03-04 21:53

举报

程茂璐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尿崩症是指血浆ADH正常存在或增高的情况下,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大量稀释性尿液的病理状态,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异常性疾病。这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状态,可能是由于正常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所致。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是一种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表现为多尿、烦渴及持续性低张尿。病因可为遗传性和继发性,遗传性为伴性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又称为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也可称为家族性肾性尿崩症。继发性者可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病(如梗阻性肾病、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钙血症、失钾性肾病、肾结核、肾髓质囊性病等),多发性骨髓瘤,肾淀粉样变,药物损害(如地美环素、甲氧氟烷、长春新碱)等。后天性患者由于肾脏和肾外疾病的抗ADH作用和(或)破坏了肾脏髓质间液的高渗状态,使尿液浓缩受到一定影响,故又称为继发性或不完全性抗ADH性尿崩症。

2015-07-29 19: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