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恐惧症> 密集恐惧症测试图

密集恐惧症测试图

发病时间:不清楚

密集恐惧症测试图

补充说明:密集恐惧症测试图

a******W 2015-09-30 20:01

焦虑症 过敏 神经症 恐惧 焦虑 恶心 鸡皮疙瘩 恐怖症 恐惧症 刺五加 度和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邓燕 主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擅长: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病,结石等,男性、女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等。

提问

概述

密集恐惧症通常是指针对密集物体产生不适感,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偏差、生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症状

密集恐惧症患者在看到密集物体时,会出现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心悸、心跳加快、出汗等,同时还会伴有回避行为,患者会避免接触密集物体,或者避免接触这些物体,从而缓解内心的恐惧。

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认知行为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认知,达到认知重建,支持性心理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密集恐惧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同时可配合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等。密集恐惧症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如果患者不配合治疗,则预后较差。

注意事项

密集恐惧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食用酒精、咖啡因等食物,还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时,患者还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另外,患者还需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018-05-24 18:48

举报

医生回答(5)

易茶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面对恐惧,我们可以尝试用正念行为疗法:
1.重新审视想法。恐惧症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它总是用“万一……”这样的话语来蛊惑我们。想要打破这个怪圈,必须要试着重新审视这个想法,停一停,跟这个想法拉开一定的距离,看看它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可信呢?其实恐惧症让我们想的往往都是过度的,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对我们影响极小的问题,因此当脑中再次出现这个想法时,我们应该学会说“no”!只要突破这一关,那我们就启动了回归正常生活的开关。
2.经历恐惧情绪。尽管我们已经看清了恐惧症的阴谋,我们不再继续跟随它了,那么我们的情绪是不是就立即消失了?答案是否定的。毕竟恐惧已经困扰我们一段时间,被某个想法激起某种情绪,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允许自己想到这个问题还是会恐惧、紧张和焦虑,接纳情绪的出现上升和减缓下降。这一步可以通过正念练习的帮助来完成。
3.停止回避行为。其实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直面恐惧的机会,但因为过度恐惧、成为了情绪的奴隶,所以每次有机会面对和克服时都逃之夭夭,也就是做出回避行为,不去这不去那、不看这不看那。回避行为是恐惧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只要停止,才能改善。
4.寻找守护天使。找一位理解并愿意支持你的亲人陪伴直到自己可以忍住回避的冲动。慢慢的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真正有益于自己生活的事情了。

2015-09-30 20:03

举报

康同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此种情况是心理的疾病常见的一种的。是可以出现你所说的症状的。此种情况往往是需要采用抗焦虑的药物的治疗的。以及做心理的治疗的。还有可以配合中医调理治疗的。平时要注意保养。保持心情舒畅。适当的户外活动。

2015-09-30 20:03

举报

贺阳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密集物体恐惧症其真正恐惧的原因是将密集物体跟人类或者其它生物体联系起来,将不符合正常人体规律的密集物体跟强加到类人和人体身上,并且网络上的对密集物体的恐惧症加重了此类恐惧的发展与传播,任何疗法都应该由受过训练的专家来使用,切勿自行研究后施予治疗。

2015-09-30 20:03

举报

闵文强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根据您简单的描述,您可能是焦虑症。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您要引起重视。你可以选择苯二氮卓类药物。焦虑症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也不错的情绪障碍,因此即使你被确诊为焦虑症,也不必过分担心。焦虑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服药初期焦虑可能会加重,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一般在2周后消失。您注意在开始服药时剂量小一点,慢慢加量,焦虑明显的话,及时加用安定类药物缓解焦虑。

2015-09-30 20:03

举报

胡湛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一般情况下其实不需要治疗,因为这是人类的普遍反应,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太可能会经常接触到类似“莲蓬乳”之类的东西,所以请不要恐慌,顺其自然即可,如果实在反应过敏影响太大最好还是找专业人士咨询,这是一种心理反应几乎无法用药物达到克服效果!

2015-09-30 20: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