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脚气> 为什么脚气叫香港脚

医生回答(5)

林慧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脚气俗称香港脚,其发生可能与真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功能低下以及个人卫生习惯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足部皮肤微生态环境改变,利于真菌繁殖,从而引发脚气。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1.真菌感染
脚部皮肤被真菌侵袭后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角质层增厚、瘙痒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膏进行局部涂抹,如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软膏等。
2.遗传因素
若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患有足癣,则子女患病的概率高于正常人,因为存在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针对遗传性的足癣,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等方式来改善病情。
3.环境因素
潮湿多汗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从而诱发足癣的发生。患者平时应尽量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清洁。
4.免疫功能低下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对真菌的防御能力较弱,易受真菌感染而发生足癣。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和治疗足癣的关键。可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休息来增强身体抵抗力。
5.个人卫生习惯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导致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为真菌提供滋生条件,增加患足癣的风险。建议每天洗脚并擦干,尤其是趾缝之间要彻底擦干净,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足部出现水疱、脱皮、瘙痒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酮康唑霜、硝酸咪康唑散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足部干燥,勤换鞋袜,避免共用毛巾、拖鞋等生活用品,以减少传染风险。

2024-03-06 11:39

举报

柴东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3.鳞屑角化型香港脚
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治疗
1.趾间有糜烂、渗液者
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最好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等霜剂或软膏。

2015-10-11 09:44

举报

周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1.水疱型香港脚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2015-10-11 09:44

举报

李同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香港脚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有以下几种类型:

2015-10-11 09:44

举报

姚平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2015-10-11 09: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