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

医生回答(2)

李岗锋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可以采取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眼部护理、激光治疗、黄斑部光动力疗法等方法来管理。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饮食控制
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来降低餐后高血糖的风险,建议患者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减轻对眼底血管的损伤,从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2.血糖监测
定期使用血糖仪测量指尖血液浓度,每日至少4次,记录结果并调整饮食及药物治疗方案。精确掌握血糖波动情况可帮助预防急性并发症如失明,并辅助决策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眼部护理
包括定期眼科检查、视力测试以及裂隙灯显微镜评估,以早期发现并干预视网膜病变。良好的眼部护理能及时识别异常,防止病情进展至严重阶段;对于轻度至中度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尤其重要。
4.激光治疗
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破坏异常新生血管,通常分几次完成,在门诊条件下由专业医师操作。此方法旨在稳定已存在的视网膜出血点,预防进一步恶化为严重的黄斑水肿或渗漏;适合于有重度非增殖期病变但无黄斑区受累者。
5.黄斑部光动力疗法
采用注射含碘造影剂结合特殊滤光片蓝光照射的方式,在医院由专业人员执行。该技术适用于存在中心视力下降但没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群体;能够改善部分因黄斑区积血导致的视力损失现象。
除上述措施外,患者还应避免吸烟,因为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眼部血管病变。同时,适量运动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眼压增高。

2024-01-27 17:12

举报

邓士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早期视网膜病变可出现为出血、水肿、微血管瘤、渗出等背景性改变,晚期则出现新生血管的增殖性病变,此期病变往往不可逆,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虽然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延缓、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但是不能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2015-12-14 21: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