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风湿> 治疗红外线伤最佳药品

医生回答(2)

林慧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治疗红外线伤可以考虑使用湿润烧伤膏、京万红软膏、白玉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复方黄柏去癣搽剂等药物。但是红外线伤属于较为特殊的皮肤损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湿润烧伤膏
湿润烧伤膏适用于小面积轻度红外线伤。本品能促进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消除水肿,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使用时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处,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京万红软膏
京万红软膏可缓解红外线伤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本药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外用,按医嘱涂于患处,一日3次。
3.白玉软膏
白玉软膏可用于红外线伤导致的皮肤瘙痒、灼热感等不适症状。本药有清热燥湿、收敛止痒的作用。患者需遵照说明书指示,在清洁干燥的皮肤上薄薄地涂抹一层。
4.磺胺嘧啶银乳膏
磺胺嘧啶银乳膏可以用于治疗红外线伤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本药为抗感染类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的合成,起到抗菌效果。使用前应进行过敏试验,哺乳期妇女禁止使用。
5.复方黄柏去癣搽剂
复方黄柏去癣搽剂对于红外线伤合并真菌感染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药属于中成药,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止痒的功效。本品仅供外用,不可口服,患者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红外线伤后,患者要保护好伤口,避免摩擦和污染,以减少感染风险。同时,建议调整饮食习惯,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摄入量,如新鲜水果蔬菜,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

2024-03-05 10:17

举报

赵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
(1)非淄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布洛芬、青霉胺、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慢作用抗风湿药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3)细胞毒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金独春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4)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地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这些疾病。其众多的副作用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增加,故在应用时要衡量它的疗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选用。
2.外科疗法
包括不同的矫形手术、人工关节的置换、滑膜切除等。手术不能治愈疾病只能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3.骨髓移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确实有显著的疗效。通过恢复免疫系统功能来促使患者痊愈的自身骨髓移植法,治疗儿童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骨髓移植的具体步骤是:先抽出患者身上的骨髓,用药物和放射等手段对骨髓进行处理,除其中的T细胞,再把处理过的骨髓注射回患者体内,并使用特殊药物促使患者骨髓生长,使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恢复正常。可以使患者在几年内不再发病,对于处于骨架和关节生长期的儿童非常重要。
4.其他治疗
包括物理、康复、职业训练、心理等治疗,是本类疾病综合治疗的不可少的部分。

2016-02-03 08: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