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

医生回答(5)

孟文石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艾灸疗法、腹膜透析、刮痧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1.中药调理
通过辨证施治,配制个体化方剂,内服或外用中药贴敷,通常连续服用数周期。中药可调节内分泌平衡,缓解经期不适及月经不规律;适合因气血失调引起的月经不调。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治疗30-60分钟,按计划周期性接受治疗。针灸能改善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对月经不调有较好疗效;适用于寒凝血瘀型月经紊乱。
3.艾灸疗法
使用艾条或艾炷温热刺激三阴交、关元等穴位,每次治疗20-30分钟。艾灸具有温暖子宫、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调整月经周期;适用于虚寒体质导致的月经不调。
4.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将透析液引入患者体内,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清除毒素和废物,需要定期进行。腹膜透析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积聚的液体和废物,对于存在水肿或尿毒症的月经不调患者有益。
5.刮痧疗法
选用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等部位进行刮拭,操作时间约20-30分钟。刮痧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紧张情绪,对调整内分泌系统有一定作用;适用于因情志不畅所致的月经不调。
在接受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时,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恢复。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2024-03-05 05:59

举报

童欢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月经失调,也可以被称月经不调。并且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初次服用中药调经,是有推迟会提前现象的,建议你不用太担心,日常要注意好饮食跟休息,饮食要以清淡为主,生活要有规律,多喝白开水,不要食太油腻、刺激、冷冻、热气食品,日常生活习惯调理好,再配合中药调经的效果,是可以治疗好月经不调现象的,但凡事没有绝对性。

2016-10-17 16:08

举报

闵金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艾灸疗法、腹膜透析、刮痧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1.中药调理
通过辨证施治,配制个体化方剂,内服或外用中药贴敷,通常连续服用数周期。中药可调节内分泌平衡,缓解经期不适及月经不规律;适合因气血失调引起的月经不调。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治疗30-60分钟,按计划周期性接受治疗。针灸能改善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对月经不调有较好疗效;适用于寒凝血瘀型月经紊乱。
3.艾灸疗法
使用艾条或艾炷温热刺激三阴交、关元等穴位,每次治疗20-30分钟。艾灸具有温暖子宫、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调整月经周期;适用于虚寒体质导致的月经不调。
4.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将透析液引入患者体内,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清除毒素和废物,需要定期进行。腹膜透析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积聚的液体和废物,对于存在水肿或尿毒症的月经不调患者有益。
5.刮痧疗法
选用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等部位进行刮拭,操作时间约20-30分钟。刮痧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紧张情绪,对调整内分泌系统有一定作用;适用于因情志不畅所致的月经不调。
在接受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时,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恢复。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2016-10-17 16:08

举报

姚平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正常女性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一次,提前或延后3-7天都可以考虑正常,月经反应子宫内膜及卵巢功能的问题,卵巢的功能是分泌正常的激素维持月经及排卵,如果出现问题直接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不孕症的发生.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两大类: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2,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建议你去医院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因对症的处理.

2016-10-17 16:08

举报

姜文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引起月经失调的原因很多,如:,常见如卵巢功能异常,子宫疾病,宫腔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 ,妇科炎症,情绪波动,药物影响,环境改变,过度劳累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建议你先排除影响月经的外界因素,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在日常生活方面应有规律,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防止过度节食,戒烟限酒.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多食用瘦肉,谷类,深绿叶蔬菜及含钙丰富的食物,不宜过食生冷.保持心情舒畅.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如果症状仍未改善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遵医嘱及早针对性的治疗.



2016-10-17 16: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